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香山红叶

花谢花飞飞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?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欧阳修《采桑子》《木兰花》古词赏析  

2010-12-06 15:43:30|  分类: 学习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转发数十种精美边框 及“精美边框汇总” - 香山红叶 - 香山红叶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学习记录笔记之七十五篇----  欧阳修《采桑子 》   

 

群芳过后西湖好,
狼藉残红。
飞絮蒙蒙,
垂柳阑干尽日风。

笙歌散尽游人去,
始觉春空。
垂下帘栊,
双燕归来细雨中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这是作者欧阳修退居颖州(今安徽阜阳)时所写。欧阳修晚年归隐于此,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深厚的感情。城西北,在颖河与泉河汇流处,有一天然水泊,人称西湖,风景十分优美,是当时的名胜之地。 欧阳修常来此游玩,并写下10首《采桑子》词,这是第四首。这首词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、清疏的风姿。作者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晚春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,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。“群芳过后西湖好”。虽说是百花凋落,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好的。群芳过后,百花凋零之后。群芳,百花。 这句是全词的纲领。“狼藉残红,飞絮蒙蒙,垂柳阑干尽日风”。 残花轻盈飘落,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;柳絮时而飘浮,时而飞旋,舞弄得迷迷蒙蒙。杨柳向下垂落,纵横交错,在和风中随风飘荡,摇曳多姿,怡然自得,整日轻拂着湖水。阑干,横斜,纵横交错。西湖花时过后,群芳凋零,残红狼藉。常人对此,当觉索然无味,而作者却面对这种“匆匆春又去”的衰残景象,不但不感伤,反而于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、静谧的美趣。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,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,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下片:“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”。笙箫歌声静息,游人尽兴离开,我这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,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。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,点明从上片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,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。昔日湖上游人不断、笙歌相随盛况已不复见,词人由此顿悟春天已经消逝。"始觉春空"四字既表达了若有所失的空虚感,又有一种繁华喧闹过后的清醒感。 “始觉”是顿悟之辞,繁华喧闹消失,既觉有所失的空虚,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。首句说的“好”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,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,才可解释认为“狼藉残红”三句所写景象的“好”之所在。“垂下帘栊,双燕归来细雨中”。回到居室,拉起窗帘,等待着燕子的来临,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。于是又垂下帘子。这两句写室内景,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,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。意蕴含蓄委婉,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,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、欢娱的意境。这首词通篇写景,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,却从字里行间委婉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。作者写西湖美景,动静交错,以动显静,意脉贯串,层次井然,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转发数十种精美边框 及“精美边框汇总” - 香山红叶 - 香山红叶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学习记录笔记之七十六篇------   欧阳修《木兰花》   

 

别后不知君远近,触目凄凉多少闷!
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沉何处问?

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
故攲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又烬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首《木兰花》是欧阳修早期作品。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。它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愁别恨。   但词人并没有一个字述及思妇的外貌形象或体态服饰,而是着力刻划、揭示思妇的内心思想感情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上片描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。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行人的角度抒情。别后不知君远近,触目凄凉多少闷”,分别后不知你行踪何处,所以触景生出很多凄凉、郁闷之情。“多少”,“不知多少”之意,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。“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沉何处问”。 你渐走渐远无音信,水面宽阔、鱼儿下沉,到哪里去找送信人?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“ 渐 ”字,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,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,而雁绝鱼沉,无处寻踪。“水阔”是“远”的象征,“鱼沉”: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,鱼沉,谓无人传言。思妇欲求无路、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,抒写得极为痛切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   下片则变换视角,侧重从思妇自身处境的角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、独伴孤灯的愁苦。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”。 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,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全是怨恨。秋韵:即秋声,此谓风吹竹声。借风竹之声诉离怨别恨,很有艺术感染力,尤其“敲”字,极赋神韵。字字敲心,声声动魂。这就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,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。风竹秋韵,原是寻常景物,但在与亲人远别,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,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,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。“故欹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又烬”。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,急于入睡成梦,故特意斜靠着孤枕,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,可是梦终未成,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。 “灯又烬”一语双关,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,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,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、黯淡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词到结尾,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,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。  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,景中寓婉曲之情,情中带凄清之景,突出“恨”字,层层递进,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,淋漓尽致。  思念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,在熟悉的地方无尽的守望。夜深,听风的呼啸,多少次,泪悄悄涌出,再轻轻拭去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是一种怎样的煎熬。

 

我的话:学习做高雅女人------生病无聊、人生无趣时,用学古词打发时间,每天认真学习抄录、背诵却苦于记忆减退,日积月累,草稿箱内学习笔记篇幅增多且发生过丢失现象,忽发奇想若是配上喜欢的音乐或许能帮助记忆,于是有以上之学习笔记篇。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33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